五大振兴齐发力 富美乡村入画来
胡伟 文勇军
(相关资料图)
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以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为抓手,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形成产业振兴、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模式。如今的苗乡大地,一幅幅村美民富、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以组织建设引领乡村振兴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基层党组织是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坚强堡垒。松桃认真贯彻《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强化各级抓乡促村工作职责,建立乡村振兴帮扶责任体系,完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全面落实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走村、企事业单位联乡包村、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联户、村干部经常到户、帮扶干部结对包户五项工作制度,并以乡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为抓手,扎实开展后进乡镇党委排查整顿工作。
同时,持续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探索“352”绩效考核模式,奖罚分明,激励担当作为,并认真开展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期满轮换工作,配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加大典型选树力度,开展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和驻村帮扶工作先进集体评选表彰活动,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营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积极探索“邻里和谐·乡村和美”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路子,全面推行乡村治理“双带双富四促”模式,扎实抓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村创建。
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松桃牢牢把握新国发2号文件和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重大机遇,优化农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以畜禽、油茶百亿级产业为主导,茶叶、果蔬、烤烟、中药材等为补充的“2+N”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点推进100万头标准化生猪生产体系、600万羽高品质蛋鸡养殖、梵净蛋谷二期(30万吨饲料加工厂及20亿枚蛋品初加工)、50万吨肉食品加工厂、15万吨肉食品冷链物流库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梵净蛋谷粤黔协作乡村振兴现代化产业园区创建,积极创建国家有机产品示范县。
在旅游产业发展上,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两张品牌名片,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大峡谷、苗王城、潜龙洞等旅游资源,打好民族文化和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组合拳”,推进文旅、文创等产业创新发展。大力实施旅游市场主体培育、旅游业态升级、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和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攻坚“四大行动”,不断丰富完善景区旅游业态,努力在文化旅游品牌打造上实现新突破。
在发展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上,强化县乡党委统筹作用,采取“党建引领+村党组织+公司村级发展部+农户”模式,成立28家强村富民公司,全面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富民”行动,持续深化“六共”机制,推动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实现村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双赢。据统计,该县28家强村富民公司实施、参与项目168个,项目资金达3.2亿余元,吸收18.5万余人就近务工,实现利润7000余万元,村均收入10余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该县《松桃创办强村富民公司赋能乡村产业发展》获《贵州改革情况交流》刊载推广。
以人才保障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人才更需全面。松桃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县战略,制定全县“1+7”人才发展规划和人才倍增计划,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43名,招引东西部帮扶人才39名、科技特派员45名。累计培训培育“五类人才”6000余名,“组团式”帮扶干部“传帮带”培育本土人才400余名。全县农业技术人才参与全省“揭榜挂帅”榜单68个,累计服务基层8368天,深入现场服务6000余次,开展技术培训2万余人次,解决问题400余个。
探索“强村富民公司+人才+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储备各类乡土人才3万余名,组建乡土人才技术队100余支,参与重点项目120余个,带动就业2000余人,盈利500余万元。健全完善党委(党组)联系服务专家和“优才卡”制度,配备55名人才服务专员、建立55个人才工作站,优化打造人才之家线下实体平台和321套人才公寓,已评选“松江文化人才”19名、县管专家19名、市县级“优才卡”54名、市县级“三名”工作室13个。
以文化繁荣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一直以来,松桃都将“文化振兴”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着力在挖掘、传承、利用苗族特色乡风文化文明上下功夫。对全县28个乡镇(街道)进行全覆盖文化大普查,深挖苗族优秀文化内涵,积极申报和保护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59项,实施长征文化公园建设项目3个。对欧百川故居陈列馆、松桃川黔边独立团驻地旧址、张家祠堂红军标语等5个文物修缮工程进行省级立项。
同时,采取编排以非遗文化“苗族花鼓舞”“松桃茶灯”等民族文化为元素的舞蹈节目和创作以《我们从苗寨走来》为代表的优秀文艺作品,通过开展“新春七天乐”“茶灯艺术节”“滚龙艺术节”“花鼓艺术节”、苗族“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将带有苗族文化特色的花鼓、剪纸、藤编、武术等融入村镇建设和群众生活中,不断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利用苗王城、寨英古镇、苗族文化陈列馆等设立的民族文化实物的陈列展示平台,加强对花鼓、苗绣、绝技、滚龙、茶灯等地方民族文化品牌的推广建设,其中“苗族花鼓舞”刺绣系列作品被外交部定为外交礼品、“鸽子花旋极图”被联合国定为联合国礼品。
以生态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既要有“金色”价值,更要有“绿色”颜值。一直以来,松桃坚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扎实开展农村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以及村庄清洁和绿化美化行动。
截至目前,完成户厕新(改)建1300户;对5个乡镇9个村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黑臭水体治理;安装移动垃圾收集设施设备6300个、设立垃圾池20个、生活垃圾监测点位2010个,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设施覆盖率达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建成20座污水处理厂,建成污水收集管网约201.6公里,为38.3万人解决生活污水问题,实现建制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同时,严格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将507个行政村分为7类村庄(其中,集聚提升类360个,城郊融合类26个,特色保护类89个,搬迁拆并类2个,基本城镇化类29个,基本荒废无人居住类1个),并全面启动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
乡村振兴风正劲,破浪前行立潮头。下一步,松桃将继续围绕“五大振兴”目标任务,紧扣“路、景、村、业”融合发展,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真正释放农业活力、农村魅力、农民动力,实现农村旅游、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为奋力谱写大美松桃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