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传统就业服务指导通常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即大多集中在春、秋两季短暂举行,服务对象以应届毕业生群体为主。新形势下,延长就业服务周期,打造大学生“全就业周期”服务势在必行。高校需要将就业指导工作战线拉长,把过去重点关注毕业生去向落实,转向关注在校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职业规划,毕业生中长期就业与发展情况等,助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把就业周期服务前移。强化就业服务不应仅针对毕业生,还应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让优质就业指导服务惠及更多学生。高校要把教育和就业引导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在学生入学时,根据专业特点,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求职心态、增强就业信心。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习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培育奉献精神、实干精神,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增强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策划能力等软技能。就业服务不能“唯就业论”,应看到就业不仅与个体自身的能力培养、职业规划、求职意愿等因素存在紧密联系,还与外部就业政策、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相互关联。高校要实现校企合作促就业效用的最大化,应鼓励合作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多提建议,直接把就业指导落实到培养方案调整和课程设置上。
把握就业关键期,做细做实就业服务。信息不对称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一大堵点。高校应整合媒体资源,打造就业信息检索、推送一体化服务。除了传统的双选会、招聘宣讲会外,还要尽可能地整合公共媒体资源,构建就业信息数据库。通过提高与用人单位的精准对接,智能化匹配专业、地域等关键信息,及时面向应届毕业生以及离校的往届生更新、推送求职信息,提供简历制作指导、职场心理塑造等服务工作。在信息推送前,各高校还需要结合本校学科构成,对信息分类整理、统计分析,根据学生不同的就业意愿推送实用性强的就业信息,从而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满意度。高校还要持续深入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走进工业园区、走进企业,并就行业发展前景、人才需求、校企合作育人等开展深入交流,最大程度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努力为毕业生开拓更多优质就业岗位。
延长就业周期服务,关注毕业生的中长期就业与发展情况。高校对毕业生数据的统计,不能仅仅关注就业率,还要做到及时回访、跟踪,建立精细化的工作台账,对毕业生的社会去向、就业条件、薪资待遇和就业满意程度等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便更科学、可持续地指导毕业生就业。对于就业困难、慢就业、就业意愿不高的毕业生,可通过建立“一人一档”“一生一策”的方式实名帮扶,分阶段开展“一对一”“点对点”“不断线”式服务,把就业指导与服务做到毕业后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同时,学校应积极与合作企业协商,为未找到满意工作的学生提供“过渡性”就业岗位,让他们提前适应并尽快融入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
就业乃民生之大计。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服务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高校要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转变就业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思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积极探寻新的突破口。当然,要解决好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单靠学校一己之力是难以实现的,还需要各方力量的协助与支持,破除招聘中的各类歧视行为,营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特别要为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作者系湖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