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安区龙泉镇东上庄村的对虾养殖。龙安区委组织部供图
河南日报记者 杨之甜 通讯员 杨浩源 曹艳彬
【资料图】
8月16日,安阳市龙安区田村街道南田村西北部的60余亩国储林下,或白或粉的凤仙花迎来收获期。“我们已经联系了收购公司,这批花一卖估计能有20万元收入。”采摘地里,南田村党支部书记唐保富掩饰不住喜悦。
“这是‘五星’支部创建以来,村里在集体经济增收方面的尝试。”唐保富介绍,南田村地处龙安区最南端,是全区唯一一个涉农街道。“村里土地多在丘陵地带,土地利用率和收益不高,只能从国储林里要‘效益’。”唐保富说,凤仙花对土地及地形的要求不高,是优质的中药材。“今年村里进行了260亩的试验田种植,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还能带动周边群众就业。”
扩大林下经济种植规模,把资源变资产,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南田村在集体经济方面的探索在龙安区并非个例。
“龙安区地处安阳市区西南部,农村面积较大,岗坡地多,开展大面积农业耕种受限,不少乡村资源匮乏,经济底子薄弱……”安阳市龙安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金英坦言,“产业兴旺星”是“五星”支部创建中的难点和重点,他们通过思考谋划,决定从最难啃的“产业”硬骨头入手,将龙安区广大乡村的价值挖掘出来,盘活现有资源,激活发展新业态,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自“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龙安区高位谋划产业布局,由区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一线,立足各村资源优势,分类施策,把“一村一品”作为撬动产业发展的有效支点,逐步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强化能力技能培训。今年以来,该区区委组织部组织村干部向浙江湖州、上海等南方乡村振兴示范村“问路”,邀请农业专家学者、大学老师等“土专家”“田秀才”授课“指路”,借助全区“五星”支部创建观摩活动学习先进“借路”,不断拓宽村“两委”干部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
“培强扶弱”“抱团取暖”。近年来,该区持续实施壮大集体经济项目扶持,以集体经济薄弱村为主、集体经济发达村为辅共投入18个集体经济扶持项目,“真金白银”推动各村集体经济明显增收。按照“支部领办、党员带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由村级党组织引领,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技术骨干和群众共同参与的专业合作社,实现合作社发展与村级事务、农民利益一体化推进。截至目前,全区175个行政村全部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一个个致富“良方”催生产业多点“开花”。
从土地里培育品牌。对地处丘陵地带的村庄,该区鼓励村党支部深入挖掘土地资源,充分融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力量,带动大棚种植、中草药种植、优质果蔬等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如今,该区的苹果、红薯、小米、钙果成功列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从文化上厚植品牌。依托龙安区第一党小组旧址红色文化资源和全国道德模范赵中福老党员先进事迹宣传,龙安区在龙泉镇西洪沟村建设“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和农耕活动体验”教育文旅基地,并辐射带动基地周边村打造“一带两中心”规模化文旅研学产业。目前,该村研学产业已实现村民就业300余人,每人月均收入达3000元以上。
从山水中延伸品牌。小南海水库、昆玉山景区……龙安区善应镇依山傍水,该区把杨家坪村、南善应村、黑玉村联合组成文旅“金三角”,构建以小南海水库沿线为主线的“网红打卡地”,盘活营地经济、民宿经济和生态旅游经济。
如今,龙安区各村都掀起争创“五星”支部热潮。2022年底,该区村集体经济10万元以下的村已全部清零,截至目前,已全面完成村级清产核资整治工作,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围绕花卉苗木、小杂粮、生态旅游三大产业,增加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我们将继续乘着‘五星’支部创建的东风,引导各基层党组织拓宽发展产业思路,不仅在农业、旅游业上寻亮点,还在服务业、制造业上找特色,聚合分散力量,全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多品、一域一产业’的‘五星’亮点。”李金英表示。